New Page 1 我市2006年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自7月9日开始,历时50余天,于8月29日顺利结束。 今年全市共有62881人(不含邓州市,下同)报考普通高招、对口生和专升本考试,总计有35595人被全国各类高校录取,占报名总人数的56.6%,其中本科录取14127人,专科录取21468人。普通类录取考生32073人,录取人数占全市普通类报考人数57648人的55.6%,其中提前批录取3026人(本科1355人,专科1671人),本科一批录取1929人,本科二批录取6546人,本科三批录取2716人,专科一批录取6632人,专科二批录取11224人;对口生录取2062人,占报名人数3459人的59.6%;专升本录取1460人,占报名人数1738人的84.0%。在普通类录取考生中,文科综合录取12282人,占报名人数20550人的59.8%,其中本科3991人,专科8291人;理科综合录取19791人,占报名人数37134人的53.3%,其中本科8555人,专科11236人。 在省招办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,在招生录取的各个阶段,市招办配合省招办,通过新闻媒体和“南阳市招生考试信息网”及时发布招生信息,宣传各项招生政策。同时,市、县两级招办设立招生考试服务大厅,安排专人接待考生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咨询,答疑解难,热情服务,维护了招生工作的严肃性,树立了高校招生的良好形象,圆满、顺利地完成了2006年普通高校录取工作任务。 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体现了领导重视、组织严密、管理严格、操作规范、服务周到、信息透明、反映平稳的特点,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: 一、圆满完成招生计划。通过科学确定分数线,正确指导考生填报志愿,录取过程中及时组织征求志愿等工作,各类院校招生计划顺利完成。尤其是在今年我省考生大幅度增加,国家紧缩招生计划的形势下,从省委、省政府到省教育厅、省招办等各级领导,通过多方面积极争取,热情服务,加之河南充足而优秀的生源条件,不少部属及省外院校在我省扩招,其中本科一批扩招1029人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作为生源大省高分考生的升学压力。 二、录取改革成效显著。今年志愿设置进行了较大改革,取消了院校调剂志愿,最大程度地尊重考生和招生院校的选择权;增设平行志愿,较好地提高了志愿满足率;征求志愿实现程序化,及时并多次组织征求志愿,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。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办法,通过网上编报、调整计划,使招生计划管理进一步规范化。首次统一调低省内院校第一志愿调档比例,提高了工作效率,使院校在专业录取上更加公平、合理。 三、服务大厅成为亮点。今年全省各级招办按照“六有”标准、五项制度,建立了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,省录取现场和市、县服务大厅网络互联互通,信息及时准确,构建了省、市、县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,营造了招生工作新亮点,教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,被新闻媒体誉为“河南模式”,并进行了深度报道。服务大厅已经成为河南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新的亮点和品牌。由于宣传到位,招生工作开始以来,我市考生就近到所在县区、油田招办的服务大厅进行咨询。初步统计,从7月份设立服务大厅以来,市、县两级招生考试服务大厅电话咨询量平均每天近120人次,来现场咨询的每天平均有近100人次,个别县区招办最多一天接待200余人次。我市招生考试信息网录取期间平均每天点击访问量达11000人次。 四、社会反映非常平稳。今年各级招办和高校认真执行国家招生政策,规范录取操作,进一步畅通咨询、服务和申诉渠道,来访必接、有问必答、有案必查、有错必纠,做到了政策公开、信息透明、服务热情、咨询到位,使纷繁复杂的高招录取工作,使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工作,变得平静、和谐、有序。当前,全省、全市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纪招生事件,实现了“零举报”。 按照省招办的安排,九月底将进行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的补录工作。届时我市专科层次的录取人数还会有所增加。 |